全国统一24小时服务热线:0724-86068160724-8606816  / 400-8088362

夏粮再丰收,分量沉甸甸(人民时评)

发布时间:2022-08-02 16:34:08 作者:超级管理员 来源:本站 字号:

  夏粮增产丰收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的生动体现,背后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稳步推进,是农业科技的保驾护航

  放眼广袤田畴,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田间地头激发出澎湃动能,大国粮仓的根基越来越稳


  金黄麦田,籽粒饱满,掂一掂丰收分量沉甸甸。今年我国夏粮产量2948亿斤,增加28.7亿斤。“丰收答卷”令人振奋,丰收背后的智慧和汗水更令人鼓舞。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为稳物价稳预期增信心、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实支撑,为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增添了充足底气,也为稳定世界粮食市场和全球食品安全作出了中国贡献。这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离不开各地各部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勠力同心共担重任,离不开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群众攻坚克难辛勤劳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粮食丰收,从来都不能指望“天公作美”,从来都是靠想尽、用出千方百计。今年夏粮丰收着实来之不易,克服了冬小麦晚播、农资价格上涨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是在遭遇去年罕见秋汛后的抗灾中夺丰收,是在历史高点上的高位再增产。从调整种植结构、扩种春小麦稳住种植面积,到开春后狠抓促弱转壮弥补前期影响,各项措施综合发力,为夏粮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打硬仗要有硬措施。政策好,稳住了种粮预期。中央财政安排夏粮小麦促壮稳产补助资金60多亿元,两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共300亿元,再次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强农惠农政策落入田间,打牢了丰收基础。田管实,攻坚克难夺丰收。即便疫情出现反复,但“农时一天不耽误,农田一亩不撂荒”,抗涝保播、促弱转壮、防病治虫、机械化抢收,环环紧扣抓生产。农户辛勤耕耘,政策精准发力,措施落地生效。事实证明,面对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政策好和人努力对确保粮食丰收的作用更加重要。

  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夏粮增产丰收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的生动体现,背后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稳步推进,是农业科技的保驾护航。从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挥镰割麦,到农机“长眼睛”“装大脑”,麦收速度不断刷新,乡亲们收麦方式的变化见证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会种地变成了“慧种地”,农民种粮挑上了“金扁担”,现代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从“望天收”的低产田升级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一季千斤,两季吨粮”,夯实了增产增收的基础。

  根本性的改变还体现在经营方式、组织方式层面。过去种粮靠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如今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抱团种粮,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助力粮食颗粒归仓,丰收变增收。小农户在发展现代农业时容易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制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扶持小农户,引入现代生产要素改造小农户,确保小农户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不掉队。放眼广袤田畴,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田间地头激发出澎湃动能,大国粮仓的根基越来越稳。

  来之不易的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丰收注入信心。各方面不懈耕耘、接续奋斗,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有力有序推进农业现代化,分区分类落实防灾减灾、防病治虫措施,一定能生产出更多优质粮,将“中国饭碗”端得稳稳当当。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01日 06 版)


相关文章Related Articles

  • 国家统计局关于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2022-12-22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调查,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分别如下:一、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8332千公顷(177498万亩),比2021年增加701千公顷(1052万亩),增长0.6%。其中谷物[1]播种面积99269千公顷(148903万亩),比2021年减少908千公顷(1362万亩),下降0.9%。二、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802

  • 国产粮机“出海”谋发展

    2022-12-22

    如今,我国粮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粮机市场已经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国内竞争趋于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粮机企业“走出去”和开展对外合作提供了机遇——  日前,在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主办的推进“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和粮食安全发展合作高峰论坛暨全国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设经验交

  • 减少粮食损失浪费等于增产

    2022-08-02

    节约粮食贵在坚持,在当前节约粮食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仍须常抓不懈,坚决防止把节约粮食行动当成一阵形式主义的风刮过。一方面,要采取综合措施减少粮食在田里的损失、流通环节的损失,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另一方面,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实施、全民参与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粮食安全法律体系。粮食安全在田地里,在粮库里

  • 盐碱地里如何长出好粮食?研究人员想出这些办法→

    2022-08-02

    昨天(27日),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在黑龙江揭牌成立。盐碱地属于中低产田,土壤里的高盐高碱环境抑制了作物的成长。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就是要从改良盐碱地和培育耐盐碱品种两方面,提升粮食产能。目前,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已分别在华南、华东、西北、东北的典型盐碱地生态区设立了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主产区 累计收购小麦超4000万吨 总体进度超六成

    2022-08-02

    人民网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李栋)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国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超4000万吨,总体收购进度超六成。早稻收获和收购同步展开,新稻开始上市。“今年共种植了小麦2000余亩,平均每亩产量在1200斤左右,优质小麦价格卖到1.64元/斤,高出市场价0.02元/斤,现在已经卖出量已占总

  • 夏粮再丰收,分量沉甸甸(人民时评)

    2022-08-02

    夏粮增产丰收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的生动体现,背后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稳步推进,是农业科技的保驾护航  放眼广袤田畴,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田间地头激发出澎湃动能,大国粮仓的根基越来越稳  金黄麦田,籽粒饱满,掂一掂丰收分量沉甸甸。今年我国夏粮产量2948亿斤

  • 新华社:口粮绝对安全、百姓米面无忧 ——关于当前粮食市场供应问题的对话

    2022-08-02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部分粮食出口国传出限制出口的信息,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2020年3月2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表示,我国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

  • 叶绿素的化学结构

    2019-04-22

    叶绿素分子结构19世纪初,俄国化学家、色层分析法创始人M.C.茨韦特用吸附色层分析法证明高等植物叶子中的叶绿素有两种成分。德国H.菲舍尔等经过多年的努力,弄清了叶绿素的复杂的化学结构。1960年美国R.B.伍德沃德领导的实验室合成了叶绿素a。至此,叶绿素的分子结构得到定论。 叶绿素分子是由两

  • 叶绿素的化学性质

    2019-04-22

    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主要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两种。它们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乙醚、氯仿等。叶绿素a分子式:C55H72O5N4Mg;叶绿素 b分子式:C55H70O6N4Mg。在颜色上,叶绿素a 呈蓝绿色,而叶绿素b 呈黄绿色。按化学性质来说,叶绿素是叶绿酸的酯,能发生皂化反应。叶绿酸是双羧酸,其

  • 叶绿素的光合作用

    2019-04-22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把光能用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落叶有机物中,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的第一步是光能被叶绿素吸收并将叶绿素离子化。产生的化学能被暂时储存在三磷酸腺苷(ATP)中,并最终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和氧气。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绿色叶